以微生物科技導入台南市農業區的智慧新農業

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目前位置以微生物科技導入台南市農業區的智慧新農業

農家的收入主要取決於兩個部分,分別為天氣的影響和銷售的價格,在計畫的場域內有著不同層級的農業,而這些農業面臨著不同的困境,面對這些困境,本計畫著力於六級化產業的推動。近年來在極端氣候下的旱、洪災及其他天災造成的減產屢見不鮮,2018年8月的熱帶低壓造成連續多日的超大豪雨讓後壁鄉的二期水稻減產1半以上;同年的暖冬也讓龍眼及荔枝開花量大減,連帶影響花蜜和果樹收成;2020-2021的長期乾旱除了引發工業的缺水危機,也連帶讓2021年一期水稻無法耕種。天災導致的農損,可以用設施農業或微生物農法來減少損失,但銷售的價格的提升則是更大的難題,台灣農作物的植栽往往依據曆法中的24節氣,農民幾乎都是同時種又同時收割,因此每年的高麗菜、香蕉生產往往過剩,已成為農業一級產業中的重大危機,甚至讓農民血本無歸。

民國109年通過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據此農民開始加工農產品並進行販售,這讓過量的農產品有了出處,也能延長農產品的有效期限,然而看似美好的二級產業卻隱藏許多危機,除了加工的品質穩定性不一,過於類似的產品充斥市面,消費者便會以價格作為購買依據,往往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此外,缺乏有效的宣傳和行銷支援,農民很難建立自己的品牌,這也是無法獲利的因素之一,最終農民更是被迫削價競爭而無法獲利。

除了販賣原料和加工品,目前流行的觀光農場便是農業的三級產業,觀光農場的優勢是除了販賣商品外,透過商品服務更拉抬了價值,同時也解決了農產品過量生產的問題,然而要做到獲利需要較長的時間,場域規模也要足夠和多元的管道推銷。觀光農場由於打開大門歡迎民眾,因此田間管理也比一般農地更為辛苦,因此成功案例極少,造成多數農民的觀望。

有鑑於場域的農業大多為一、二級農業,為了協助農民並提升當地農產價值,本計畫邀請銷售及生產的業者共同討論可能的商轉模式,107年10月本計畫邀集場域農民及合作廠商共同討論全新的商業模式。其中最重要的部份便是要讓農業六級化,本計畫將一級、二級和三級產業進行整合,搭配科學化數據檢驗並完成一條龍銷售的模式。除了產銷合一外,也集合場域所有農業夥伴建立全新品牌,並透過不同活動強化品牌的名聲最終完成場域的農業六級化產業。

在108年度,本計畫首次舉辦第一屆的水稻競賽,本次競賽除了一般競賽常見的食用評分,更導入了科學化數據的檢驗作為評比的依據,包括食味值、重金屬、農藥等,讓評分更具有可信度與公信力。稻米比賽現場頒發最佳人氣獎,由當天參觀的民眾及試吃的評審共同選出心目中最好吃的米。競賽結束後計畫團隊也邀請農友們洽談共同合作方案。

在109年的第二屆水稻競賽上,本計畫籌備多年的六級化產業終於成型,並邀請所有場域農友至現場擺攤創造凝聚力,當天也將農友的農產品資料透過電商大平台共同推廣出去。未來將結合多個農友的場域建構食農教育的場域鏈,讓農業六級化不再只是夢想。

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