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永續臺灣培養鄉村發展實踐人才:從R立方學程到水沙連學院

54516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1號
目前位置為永續臺灣培養鄉村發展實踐人才:從R立方學程到水沙連學院

#鄉村發展 #跨界學習 #社會參與式課程 #地方學

 

從R立方學程到水沙連學院

自1995年7月1日暨南大學於埔里創校以來,除「增進僑教功能、推展國際學術交流」外,「強化人才培育、平衡區域發展」也是重要發展目標,而為了落實這個目標,暨大自創校以來除因應國家發展人才的培育需求規劃系所,在歷經921地震的衝擊與災後重建過程,也以地方發展需求籌設相關系所,為社會發展注入厚植的良善能量。

從國際間各國發展經驗可知,鄉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攸關整體國家發展的競爭力。不過,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高等教育的視野多偏向都會與經濟發展的思維進行人才培育,反而忽略鄉村與多元發展的需求性,致使多數的學生雖然就讀於鄉村地區的大學,卻仍嚮往都市生活與工作,不僅造成鄉村缺少優秀人才,更拉大整體城鄉發展的差距。上述的社會現況,位處臺灣鄉村地區且歷經921地震的暨大感受特別深刻。

將在地發展DNA 融入通識課程     

回首參與921地震生活與社區重建的路,暨大深刻感受到,社會公共事務的參與不僅只是專業服務,更能從中萃取教學與研究養分。因此,暨大認為不能自外於縣市、鄉鎮發展的困境,更應起身力行,以結合在地發展的教研特色,為地方貢獻對策並為地方所用。至於如何將鄉村的優勢資產轉化為教學內容?2010年起,暨大以通識教育中心為主體,重新規劃公益服務課程、推行社會參與式課程、構思水沙連大學城的學習想像,接續運用鄉村地理區位的環境資源與發展議題(文化、生態、產業、社會),連結地方不同的公共社群與活動場域,輔以探索校準、調查方法、社會參與\知識應用及PBL教學方法的課程設計,在通識教育課程中,設計一套「R立方:青年返鄉創新實務學程暨微學程」(R3=Return for Rural Re-creation),期能培養學生關心鄉村發展的視野、知識與基礎能力。

另方面,也與具備社會創新的團隊地方、社區組織合作,如: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博幼基金會、良顯堂、順騎自然有限公司、穀笠合作社、籃城書坊、山里好巷、桃米社區、南村社區、蜈蚣社區、福興社區等,發展跨越學校藩籬的社區學習據點,串接校內外的學習網絡,為暨大通識中心的博雅教育與全人教育注入「實踐智慧」(phronesis, practical wisdom)的公民素養。

從鄉村出發 建置人才培育系統

奠基於R立方學程推動經驗,並因應當前臺灣地方鄉村發展的系統性學習缺口,以及接應未來鄉村發展的人才培育需求,暨大   110年新設「水沙連學院」,並且申請設置   「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111學年實施),提供有志於投入臺灣鄉村地域振興與地方創生事務的夥伴進行延伸學習。「水沙連」一詞,不僅是地理區位名稱,也蘊含區域研究與地方學的學科內涵。

相對於都市計畫區,水沙連區域乃為臺灣典型的城鄉發展區。其次,從區域發展與地方學的觀點出發,水沙連區域發展蘊含政治、經濟、社會、族群、文化與環境等跨領域之知識範疇與研究議題。衷心企盼透過水沙連學院的設置,不僅彰顯暨大在地實踐的辦學品牌,更希望藉由通識教育中心、社會參與學習中心、美感教育中心、運動訓練與健康促進中心,以及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等單位的設置,為永續臺灣提供鄉村發展跨界社會實踐力的人力資源,同時落實「強化人才培育、平衡區域發展」的設校目標。

R立方學程嘗試做了什麼?

帶領同學走出校園進入社區,從不同面向認識埔里,相較於傳統課程,這是同學對R立方學程的差異性印象。R立方學程在課程設計上,著重經驗式教育,因此多採「社會參與式課程」的教學模式。如透過一日民宿主任體驗、咖啡手做調飲、水圳踏查、走讀田間等探索性課程,讓同學親身認識埔里各項公共議題後,再規劃調查方法、知識應用與創新實作等不同層次的課程,豐富同學學習感受,啟發同學對於鄉村發展問題的想像、反思與行動力。

例如:面對PM2.5的空污環境問題,修習課程的中文系與諮人系同學,嘗試從知識教育推廣角度,以自我學科專長、興趣,從認識空污議題開始,共同與埔里PM2.5空污自救會媽媽們共同討論腳本,並由教育部108年閱讀磐石獎 得主黃秀莉老師的諮詢協助,設計出《阿芙特村的月光節》空污教育推廣繪本,目前除以紙本出版,也錄製線上課程,廣泛應用在大埔里地區各國中小教育推廣活動。

整體而言,R立方課程透過場域的實作,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溫暖,更具人文關懷。R立方學程的歷年推動實績如下:

1. 打破學習邊界,鼓勵教師與地方公共社群設計「社會參與式課程」課程。109學年26門課,928人次,場域議題包括環境教育、部落治理、生活防災、生態保育等。每學期平均開授13門課,約有10位教師參與。

2. R立方學程105-109學年度總修課程人次共5,993人次。申請學程修讀62人(37人獲頒學程證書)。R立方學程目前規劃54門課程,包含專兼任教師、業師共計有35位老師參與。

3. 成立水沙連學院 ,並於110學年啟動「地方創生 與跨域治理 碩士學位學程」招生。

R立方 × USR 跨系所擴散

通識教育中心的「社會參與式課程」推動經驗與R立方學程四階段課程設計,不僅豐富了通識教育課程的內容,也為暨大校內各系所教學變革帶來新的想像。例如:科技學院院學士班的課程,多融入社會參與式課程教學模式進行規劃設計;教育學院院學士班與管理學院觀光休閒與餐飲管理學系「地方產業創生與永續發展--南投縣鄉村旅遊深耕計畫 」的地方產業與鄉村發展學分學程,則參酌R立方學程四階段的學習路徑,及社會參與式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學習與學程的課程規劃、設計。其中,教育學院院學士班的設置是「以培育跨領域社會實踐式的教育研究人才」作為目標。總之,企盼從通識到系所,共同形塑暨大「深耕水沙連」社會實踐的教學特色。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pw/AM-JKLVR4DyxgUWAy-21_qFahaNYuqnnLg8uR9qoH6el519UujcFjyRotAr-0ceWrMEFa6Urvli6nJbQV3N6SsFD7Kss94MtEH0cuxCqIZ2uVx_OLSYQGjXcVTiGMT-JxfJso3HvFFgc7bn_QIPPveDfNalt=w1660-h882-no?authuser=0


通識教學實踐與社會創新跨校SIG交流成果

暨大通識教育中心於109年12月4日(星期五)辦理「通識教學實踐與社會創新跨校SIG交流會」,本次活動與科技學院USR計畫合作辦理,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長庚科技大學、逢甲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等五校通識教育中心及跨領域學院等共同交流,並以「促成通識課程創新的機制變革」、「通識課程的教學實踐與地方連結」兩大主題邀請各校師長分享。


西灣學院合影

說明:109.3.18至中山大學西灣學院交流,請益學院籌設事宜。


DSC04368

每學期舉辦R立方學程教師社群交流會,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


社區保育與調查技術-攀樹技巧演練

R立方課程「社區保育與調查技術」-攀樹技巧演練


水圳與環境踏查課程-杷城大排生態解說

R立方課程「水圳與環境踏查」-杷城大排生態解說


暨大與高雄大學跨校交流

每年度舉辦教師社群見學活動,進行友校進行臺灣島內移地的跨校共學,了解各校結合在地場域之實作課程,深化學生對城鄉的社會關懷和行動實踐能力,也提升在地文化與知識的交流。


每學期定期舉辦教師社群共識工作坊,共同討論社參課程推展、教學相關議題以及案例研討等。


社會參與式課程「遊程設計與解說」:友善農法之農場參訪與下田體驗


106921358_274796587169271_8502579683536341093_n

社參式課程「賽德克族傳統的農事與祭儀」:田間照顧與農事實作-製作堆肥。

 

參考連結

  1. R立方:青年返鄉創新實務學程暨微學程,https://rcube.tw/contact-us/
  2. 地方創生與跨域治理碩士學位學程,https://www.sslc.ncnu.edu.tw/program/program1/
  3. 暨大高教深耕計畫,https://www.hesp.ncnu.edu.tw/


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