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

開創精神
首任校長曾約農先生在創校典禮中說:「開創將是我們的格言」(Pioneering will be our watchword)。憑藉這種開創精神,東海已在台灣的高等教育史上建立了獨特而卓越的地位。原來的荒涼山坡地,現在是最美麗的校園,東海是台灣第一所具有完整規劃的校園。
獨特教育方式
東海是台灣最早實行通才教育的大學,而勞作教育從創校開始,歷經四十七年仍持續進行,備受各方讚譽。東海是全國圖書館中最早採取開架式的大學。東海更能掌握台灣經濟發展趨勢,率先成立工業工程學系,訓練工業發展所需人才。生物學系也開啟了台灣的鳥類研究。外文系的獨特英語教學方法與小班制也是全國僅有。
東海仍將秉持開創精神,不斷革新,不斷進步,為台灣的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勞作教育」是本校創校以來的獨特教育方式之一,更是國內各大學中率先倡導,最具開創性的教育制度,其最主要目的在使學生於課業之外,同時獲得品德之薰陶,逐漸培養其負責、合作、忠誠、勤勞諸美德,並轉變一般知識份子不事勞動的觀念。
立校精神
校訓精神.求真、篤信、力行
同學於路思議教堂前聊天東海大學的教育作為,不是由進入教室才開始的,它是在學生踏入東海校園的第一步起,就不知不覺地展開了。它的教育理念,是與耶穌基督的人格相合,是謙卑不誇張的,是溫和漸進不侵略的,是簡樸不宣染的,是由內而外不造作的。
東海雖然是一所基督教大學,但是它並不是只以傳教為目的的宣教團體。「藉由信心而獲得真理,並以行為來彰顯他」(Truth attained through faith expressed by deeds.)在此校訓精神的指導下,我們是將信仰與知識連結在一起的教育機構。
東海大學所執行的社會實踐計畫分別為五個主題:
- 建構社區高齡服務支持系統;
- 推廣環境哲學並規畫建置學習生態系統;
- 改善偏鄉兒少教育及社區共創;
- 舊城區空間再造、產業活化與社群互動;
- 偏鄉人文發展與跨域治理。
實作場域涵蓋臺中市、彰化縣等中部區域,期以開創的精神,投入社會實踐與教學創新。
張瑜珊
2023.08~迄今 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系 系主任 2021.08~迄今 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系 副教授 2016.08~2021.07 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系 助理教授 2015.08-2016.07大葉大學應用日語科 專案助理教授 2012.08-2015.07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應用日語科 助理教授
劉正
東海大學 副校長(2022/8-迄今) 東海大學 教務長(2022/2-2022/8) 東海大學 特聘教授(2018-迄今) 日本東京立教大學訪問教授(2019/4-2019/6) 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2015/8-2018/7) 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學訪問學者(2015/6-2015/9) 《臺灣社會學刊》主編(2014/8-2016/7)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2012/8-2015/7)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訪問學者(2012/2-2012/7) 東海大學副研發長(2009/8-2012/1)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2008/8-迄今)
卓逸民
勞作教育指導長2018/8-迄今) 共同學科暨通識教育中心主任(2018/8-2019/7) 博雅書院書院長(2014/9-2018/1)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2015/8)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2006/8)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2003/2)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1998/8)
李俐慧
東海大學副教授(2017/02-迄今)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系主任(2018/02-2021/01) 教育部推動第三期(112-113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2.0》協同主持人 教育部推動第二期(109-111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協同主持人 教育部推動第二期(107-108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大肚山兒少青跨世代全人培力創能發展計畫》協同主持人